茶叶萎凋槽的设备图解(茶叶萎凋槽的设备图解)

1 茶叶萎凋槽的设备图解大全萎凋主要有三法:1、加温萎凋:借助电热、柴炭进行人工加温速度快效率高但如火候掌握不好质量不易保证。2、室内自然萎凋:主要是在通风透光

1 茶叶萎凋槽的设备图解大全

萎凋主要有三法:

1、加温萎凋:借助电热、柴炭进行人工加温速度快效率高但如火候掌握不好质量不易保证。

2、室内自然萎凋:主要是在通风透光室内进行。即用竹垫将茶叶均匀摊开须经15—20小时左右并均匀翻动数次使水分蒸发达50%—60%叶柄、叶芽柔软后即完成萎凋。此法蒸发缓慢易于掌握。

3、日照萎凋:将鲜叶摊散在竹垫上或放到阳光下晒晴天只需30分钟即可阴天则看其柔软程度而定。总之萎凋的标准是:叶形萎缩;粗梗失水而柔软不易折断;青味减少

2 茶叶萎凋槽制作尺寸

黄山毛峰是绿茶因色泽清纯香气扑鼻而得名是黄山人非常爱喝的待客之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客的黄山人都会用黄山毛峰招待客人黄山毛峰在制作时工序比较多那么黄山毛峰快速萎凋房怎么制作呢

先建一个空间房然后建一个萎凋槽就可以了。

3 茶叶萎调槽

茶叶枯萎后就没有了细胞的吸水作用了。水分就会很快丢失。

4 茶叶萎凋槽长六米要用几大的鼓风机

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有"发酵"这一工序的茶的统称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就是发酵茶。可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

不同的茶水温不同。

1、绿茶: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

2、红茶:先用热水烫杯再沸水冲泡。红茶是全发酵茶常见的有高档工夫红条茶和红碎茶。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

3、乌龙茶:用沸水多次冲泡。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泡乌龙茶最好用专业的紫砂壶或盖碗杯并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盖。泡乌龙茶时边上要有个煮水壶水开了马上冲。

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4、黑茶:先洗茶再沸水冲泡。黑茶是后发酵茶在储存中仍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冲泡时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冲泡黑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

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后续冲泡时间常为2~3分钟。普洱茶一般用专业的茶具来泡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

5 茶叶萎凋槽的设备图解大全图片

热风控制温度在1628℃开启离心式鼓风机向床面送风萎凋时间50~80分钟每间隔20分钟轻翻一次。

萎凋适度:手握鲜叶有柔软感松手缓慢散开叶面失去光泽青草气明显减少略有清香味显露。检测水分减少96%左右。到了烘干阶段萎凋作业基本结束再可以发挥应有的烘干提香作用。

6 茶叶萎凋房加温设计

高山土茶的制作方法

1用采摘装置将茶树顶端的嫩芽和叶片同时采下作为制茶原料;

2将采摘的高山土茶平铺在烘干装置的萎凋帘上加温使茶叶加速凋萎和干燥;

3将烘干的的高山土茶倒入摇青装置中摇青;

4将经过摇青处理的高山土茶倒入揉捻机中揉捻;

5将揉捻后的高山土茶平铺在竹筛上放在通风室内自然风干降温;

6将风干后的高山土茶放入烘干机中烘干;

7高山土茶经过蒸汽均匀加热后倒入土茶茶盘的模具中压实后取出;

8将压实后的高山土茶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再用密封纸进行包装

7 红茶萎凋槽

1产生原因 这是条形茶常见的一种不良品质表现在各大茶类中均存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采摘的茶叶原料嫩度差或老嫩不匀、加工工艺难于实现一致的结果致使条索粗松或松散条混杂其中。

第二揉捻工序中适度的加压欠缺、投叶过少茶条卷紧度不足造成松散条出现。

第三锅炒茶投叶过少、火温过高。由于茶叶水分被快速强迫散发做形工序要求的收紧时间不够茶叶被很快干燥固形导致茶条仍呈似原料般的松散形态。

第四红茶萎凋偏轻。

2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的品质缺陷可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条。

第一严格控制原料采摘标准力求采匀。进厂后鲜叶原料按照不同等级分别付制。

第二以揉出茶汁、紧卷成条、芽叶不破碎为适度;有选择性地调节揉捻工序的时间、投叶量和压力变化。

第三以产品的综合品质为要求合理安排制作时间和加工工序并避免为一味追求色泽表现而变动工艺。

第四加工条红茶时萎凋摊叶不可过厚掌握萎凋适度标准并根据制作时的情况及时调节萎凋槽风量和萎凋时间。

(二)欠圆浑带扁

1产生原因 各大茶类的机揉条形茶中可能出现的一种外形缺陷表现。原因主要在于揉捻工序。

第一揉捻时投叶量过多揉转不匀致使茶条不圆不扁有失整齐。第二加压过早、过重塑形不当。

2改进措施 可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条。

第一按要求调整揉桶中的投叶量投叶时不能完全压紧压实。第二掌握加压、松压原则做到适当、适度、适时。

(三)断碎

1产生原因 各大茶类普遍存在的品质弊病。原因通常在于以下几条。

第一杀青程度过老含水量太低。

第二揉捻过度压力过重。

第三揉捻叶含水量偏高。

第四绿茶二青时茶条未受热回软就过早搓揉或锅温过高。

第五滚条、车色时间过长。

第六贮运过程中受重压。

第七红茶萎凋偏轻。

2改进措施 可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条。

第一控制杀青程度。掌握嫩叶老杀、老叶嫩杀、老而不焦、嫩而不重的原则。

第二掌握揉捻适度的原则。

第三避免赶时间用重压短时揉捻或一压到底。

第四滚条、车色应掌握投料与时间的关系。

第五合理控制各过程的锅温。

第六贮运中轻拿轻放。

第七红茶萎凋时间应充足最短不可少于6小时。

(四)团块

1产生原因 各种条形茶常见的一种外形弊病表现。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条。

第一杀青扬炒及完成后的摊晾不足叶片含水量高芽叶挤压成块。第二揉捻压力过大加压过早解块不够均匀彻底。

2改进措施 一般采取的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条。

第一改进解块机滚筒“铺齿”密度。

第二杀青叶含水量多时应多扬少闷。

(五)干茶色呈黄白、起泡

1产生原因 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杀青或炒二、三青时火温过高。

第二翻炒不匀、欠及时。

2改进措施

第一高温杀青或炒茶时翻炒应均匀相应的速度要快。

第二机具加热时做到火力均匀控制火温要先高后低。

(六)红筋红梗

1产生原因 这是绿茶产品中出现的缺陷。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采摘手法不当致使新梢断裂处细胞破损过大。

第二贮运鲜叶堆压过重过久导致红变。

第三杀青时温度低翻炒不匀不足叶子受热不足。

第四揉捻后未及时干燥或干燥温度低、时间长。

2改进措施

第一采用恰当的采摘方式。

第二贮运鲜叶的容器应透气忌用塑料袋装运。

第三采下的鲜叶及时送至茶厂摊放散热。

第四鲜叶摊放不宜过厚、过久。

第五杀青要杀透、杀匀。

第六揉捻叶应及时干燥。初干温度不低于120℃。

(七)灰暗(枯)

1产生原因 在各类茶中均会出现的缺陷。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条。

第一绿茶加工中揉捻过度、在制品液汁流出过多致使茶多酚过多氧化。

第二绿茶初干温度偏低炒干时间过长。

第三茶叶在潮湿环境中放置时间过长致使茶叶受潮。

第四红茶萎凋过度。

第五红茶加工揉捻不足或发酵过度。

第六红茶、青茶干燥温度过高足干时间偏长。

第七红茶中粗老原料过多。

第八青茶茶青偏嫩、晒青过度。

第九青茶做青过度。

2改进措施

第一掌握揉捻适度避免摩擦过度。

第二拣剔、包装时注意防潮。

第三茶叶从冷库中取出时注意密封以避免茶叶过早在空气中暴露至冷凝的水分被吸附而受潮。

第四红茶萎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应超过18小时。

第五红茶发酵要适度。

第六红茶、青茶的初干温度不宜超过130℃。

第七青茶应注意做青过程香气变化及适度。

第八青茶的干燥工序中烘焙温度由高渐低中间逐次摊晾。

第九注意红茶原料嫩度不宜老、嫩混杂加工。

(八)带黄

1产生原因

第一绿茶烽锅时间过长或火温过高。

第二复干机滚条温度过高、时间过长。

第三原料嫩度差杀青叶在制品摊放时间过长、过厚。

第四青茶杀青温度过低时间偏长。

第五青茶杀青或初干时投叶量过大水汽不透而闷黄。

第六包揉的在制品温度过高包揉处理时间过长。

2改进措施

第一复炒、滚加热时掌握温度不超过80℃。

第二适当调整原料嫩度控制摊放叶的厚度和时间。

第三掌握青茶杀青的时间、温度恰当。

第四控制青茶杀青、初干的投叶量。

第五根据工艺需要控制包揉工序的温度和时间。

(九)露筋、朴

1产生原因

第一粗老的原料因揉捻(切)不当、表皮破损茶叶茎梗上的木质部露出。

第二混杂在新梢中的老叶因破损呈残片状。

8 茶叶萎凋机的工作原理

是的萎凋过程中叶子萎软了就要翻动这样茶叶走水才均匀香气发展才好。

本文转载网络分享,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网址:http://chaye.jfweb.cn/39176.html

免责声明:本文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glmpjh@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0)
上一篇 2024年1月17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4年1月17日 上午10:5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